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请使用IE9(或以上)、谷歌、火狐等现代浏览器。360、搜狗等浏览器请使用高速模式。

高薪诚聘,职等您来 | 新葡萄8883官网AMG博士后全球招募

发布日期:2023-11-15    浏览次数:

新葡萄8883官网AMG系20028月由原机械工程学院、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和农业工程研究院三个单位共同组建而成,历史源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创办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和农业机械化专业,以曾德超院士为主要代表的老一代知名专家教授为学院的奠基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学院设有农业工程和机械工程2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级人才、国家级青年人才、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北京市教学名师等组成的雄厚师资力量,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文化传承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十四五”期间,学院将进一步落实博士后“倍增行动”计划,扩大博士后在站规模,为师资队伍建设储备人才。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募机械工程、农业工程(主要为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生物系统工程)学科博士后研究人员。

一、岗位类别与待遇

(一)岗位类别

1.兴农青年学者岗

主要面向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招聘,此岗位是学校补充新教师重要渠道,基本年薪25万元起。

2. 创新团队岗

主要面向学校重点学科、科研平台、创新团队和新兴前沿交叉学科等招聘,基本年薪20万元起。

3. 科研项目岗

主要面向承担国家、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负责人等招聘,基本年薪12万元起。

4. 合作专项岗

主要面向促进学校办学资源拓展,促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包括在职博士后、工作站联合招收博士后以及校地合作专项博士后三类,基本年薪按照协议约定执行。

(二)福利待遇与发展

除了基本的海淀户口、购房摇号、子女入园入学、工会福利等众多的福利待遇之外,还有更广阔的的发展空间:

1. 职称认定:进站后,可申报认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满足学校相关条件,可申报认定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 科研奖励与配套资助:博士后享受学校规定的教职工科研奖励政策。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ABC三档)、博士后科研基金资助等众多资助项目,一旦入选,可在基础年薪上按照资助标准进行叠加,多劳多得,优劳优酬

3. 表彰奖励:学校设立优秀博士后奖项,鼓励在学术研究、科技创新、工程实践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博士后。

4. 出国交流:除国际交流派出项目外,鼓励在站博士后到境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学术出访或学术交流。

5. 就业前景2018年以来,72%博士后出站后进入高校或科研院所工作,留校工作博士后人数高达39%2021年底学校推行兴农青年学者计划,该计划作为学校补充新教师的重要渠道,将进一步提高博士后择优留任率。

二、基本条件

1.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2.本校博士毕业生不能申请在获得博士学位所属一级学科做博士后;

3.申请进站的博士后原则上须以第一作者取得一项较高水平代表性成果;

4.招聘在职博士后的比例不超过10%,在职人员必须脱产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虚位以待

若对以下团队或方向感兴趣,可将个人简历(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研究经历、发表论文等)及有关证明材料发送至对应联系人邮箱,文件名及邮件主题请注明:博士后应聘+姓名+XX团队/方向。

1.    农业生物质利用的工程基础创新团队

团队简介:农业绿色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是国家乡村振兴的重大需求。本团队立足农业生物质产业“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农业循环”以及领域国际发展前沿,依托农业工程 “双一流”国家重点建设学科,以秸秆、畜禽粪污和加工副产物等农业生物质为研究对象,以工程措施提高农业生物质转化与利用效率和效益的应用基础研究为核心,围绕工程特性与物性表征、转化机理与数值模拟、加工工艺与技术装备3个研究方向形成优势和特色,以期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农业农村领域双碳战略等国家重大需求提供绿色低碳高值化转化以及生物质基能源和材料工程开发所急需的创新方法、技术、工艺、装备成果。具有相关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欢迎联系。

联系人:杨增玲,邮箱:yangzengling@cau.edu.cn

2.    农畜产品无损检测创新团队

团队简介:团队作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无损评价鉴定识别仪器设备技术北京中心的主体,聚焦于农畜产品无损检测新方法、关键技术和智能装备的前沿科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1)畜禽肉品品质无损实时感知评价技术及智能识别分级装备的开发与应用。(2)果蔬和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便携式、在线式无损检测分级装备的开发。(3)农产品光学图谱无线感知传感器、基于云及大数据的学习建模的智能机器系统。

联系人:李永玉,邮箱:yyli@cau.edu.cn

3.    农业机械化发展与战略创新团队

团队简介:团队负责人杨敏丽教授。面向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粮食安全与多元化食物供给、农业可持续发展与“走出去”战略需求,聚焦农村发展与农业机械化(战略、产业、政策、规划、路径、组织、服务、生态等)、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生产模式与系统(模式、技术、配置、效率、系统、大数据、评价等)、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生产体系与机制(技术体系、农田改造、组织机制、服务模式等),依托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全面提升机械化生产系统效率与效益,是农田、农机、农艺、信息、经济相融合交叉研究方向,建有覆盖全国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大数据系统平台,以期为国家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及“走出去”战略实施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供创新方法、技术、路径、战略、大数据分析等成果支撑。具有相关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欢迎联系。

联系人:杨敏丽,邮箱:qyang@cau.edu.cn

4.    农机装备智能化设计与制造创新团队

团队聚焦本领域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紧密融合当前信息、传感、大数据技术,立足“智能、高效、环保”,满足定制化、多样化需求,以农机装备的设计智能化、制造精益化、试验验证标准化为重点,探索农机农艺融合设计理论,围绕大田作业机器人、新能源动力装备及丘陵山地动力装备,重点突破土壤-植物-机器系统联合仿真、复杂机电液系统建模、高能驱动与高效传动、信息物理融合交互、数字孪生体构建理论等关键和前沿技术,开发智能农机装备关键部件和系统,建设智能农机装备设计-制造-验证-运维一体化平台。具有相关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欢迎联系。

联系人:杜岳峰,邮箱:dyf@cau.edu.cn

5.    智能传感技术与装备创新团队

团队简介:智能传感技术与装备青年科学家创新团队紧密围绕智慧农业对先进传感及智能化技术的迫切需求,通过新兴学科交叉融合,重点突破和发展感知功能材料、自供电柔性电子和动力系统智能控制等前沿技术,开发系列新型柔性感知元件、信息处理芯片及智能控制系统,旨在解决农机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农作物的关键信息多模态感知难题,力争打造面向农机装备和动植物生命体的柔性感知前沿技术领域研究高地,支撑现代农业技术高质量发展。

    具有电子功能材料或微机械微机电等交叉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欢迎联系。

    联系人:何志祝,邮箱:zzhe@cau.edu.cn

6.    具身智能控制与无人仿生系统方向

方向简介: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是指智能系统具备感知、认知、行为的能力,包含“可交互”感知、“会学习”决策、“自成长”控制三个层次,与环境进行交互,并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决策和行动。新葡萄8883官网AMG具身智能控制(Embodied Intelligence Cybernetics)与无人仿生系统实验室,在仿生视觉感知技术与抗扰容错控制理论方面做了大量基础研究工作。两项农机装备具身智能关键部件成果“农机装备仿鹰眼视觉传感器”、“农机装备无人驾驶抗扰容错控制器”第1代原理样机已落地验证与示范。

具有具身智能、智能控制、仿生感知研究方向或机械电子等交叉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欢迎联系。

联系人:陈建,邮箱:jchen@cau.edu.cn

7.    智能传感与柔性传感方向

针对活体动物生命特性与生物节律,研究关键参数的柔性智能传感机理,研发相应的传感器,针对不同生长周期的肉羊或无水保活状态的水产品进行实证研究。具有相关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欢迎联系。

联系人:张小栓,邮箱: zhxshuan@cau.edu.cn

8.    云-边-端物联网及异构计算系统性能优化方向

边缘设备、边缘节点和云端的协同工作是优化延迟和提高效率的关键。通过精心优化数据流、任务分配和协同处理,可实现更高效的资源利用。利用GPU、FPGA等异构计算结构,优化任务调度和资源,可实现卓越的计算速度和能效。这些前沿优化技术为云-边-端物联网和异构计算系统的性能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持,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联网应用需求,确保系统高效、安全可靠。课题组有教授1人,副教授3人,学生总数20余人,每年在顶尖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并与清华大学等高校紧密合作,可为博士后提供出站单位推荐机会。加入本课题组,您将探索最前沿的技术,参与具有影响力的合作项目,并为未来物联网领域的发展贡献您的才华。

联系人:胡标,邮箱:hubiao@cau.edu.cn

四、应聘程序

1.应聘人员提前联系拟合作导师,确定合作意向后向学院提交申报材料,具体包括:

1)个人学术简历(电子版+纸质版);

2)其余材料:博士后招收推荐汇总表等,具体参照人才办《申请进站需提交材料一览表

以上材料电子版发送至zhuzy@cau.edu.cn,文件名及邮件主题请注明:博士后应聘+姓名+岗位名称+拟进站时间。

2.学院集中评议。对于兴农青年学者岗与创新团队岗,学院于3月、6月、9月、12月对申请进站人员进行集中学术评议,应聘人员务必于当月11700向学院提交申报材料

3.学校评议审定、签约进站等。

五、联系方式

学院联系人:朱老师

办公电话:+86-10-62737333

办公地址:新葡萄8883官网AMG131办公室

电子邮箱:zhuzy@cau.edu.cn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